查看原文
其他

从“先行区”到“示范区” :地大地学院拔尖人才培养之秘

小班授课,双语/全英文课程,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有机会和院士、名师互动,还有国际实习路线。这里,是中国高校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一块“试验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简称地学院)自2013年获批湖北省“试点改革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管理机制、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其效果日益受到师生和同行认可。


“试点学院”改革究竟给这个学院带来了什么?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系列采访。




大师“领航”

培养新时代又红又专地学人才



地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的地球系统科学高素质人才作为学院发展的使命担当。地学院聚焦“树人”理念,院士、名师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开展各类讲座,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学院在丰厚的建院历史积淀中挖掘育人要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地质事业观教育和专业教育。试点改革之初,学校就启动了导师制,明确了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中的责任。


2019年,学院启动“专业思政第一课”,邀请殷鸿福院士为2019级新生讲授专业思政课,引导学生坚定专业信心,树立远大理想。


在三大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周口店实习基地学生参加“与张弥曼院士相约”主题座谈会,与张弥曼院士面对面交流地质初心和理想。在野外的实习与科研活动中,成立师生临时党支部,促进专业训练与思想成长的结合和融合。


金振民院士领衔,多学院合作开设的全校通识课《地球科学概论》,受到学子的广泛好评,一名同学说,“聆听院士的授课,让我更加认识到地球科学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院士丰富的学识。”


殷鸿福院士为新生讲授“专业思政第一课”


2019年暑假,学院组织两支“学习之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别由学院党委书记王甫、党委副书记张晓红带队,采访北京、武汉两地退休老教授,探寻地大南迁历史,追溯地质教育初心,涵养学生家国情怀;走访北京、杭州等地的地矿就业单位,了解地质行业发展历程,把握行业发展脉络,体悟老一辈地质工作者投身地质、艰苦奋斗的精神。地学院学生杨鑫说:“能够听到老一辈‘地质故事’并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对我来说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荣幸”。


地学院党委书记王甫带领学习之路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北京采访退休老教授


地学院通过开设“地院青年说”线上微团课、推进“地学之光”讲师团建设、组织全国地球科学院(系)学生骨干论坛、选树“青春地标”、开展“名师面对面”和“茶语话青春”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家国情怀,勇攀科学高峰。


 地学院青春地标——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2019年,地质学国家基地班本科生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疫情期间,支部坚持线上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共同起草了《战疫情、同奋斗——地球科学学院本科生基地班学生党员致全员大学生倡议书》,号召全院大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做时代责任的担当者;致敬模范榜样,做服务奉献的示范者;立足学习本业,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坚守公民责任,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地质学国家基地班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地学院党委书记王甫说,新时代地学青年是既要胸怀远大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在奋斗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把青春地质梦融入伟大中国梦。





本科生导师制

学生培养个性化、国际化



六年前,地质学2018级硕博连读生王奉宇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度,搭上了“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快车,他选择宋海军教授作为导师,正式走上了古生物学的研究道路。大三上学期,王奉宇就在国际期刊《Papers in Palaeontology》上发表论文,在此研究基础上,他斩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湖北省挑战杯特等奖,并陆续获评“2018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然而,王奉宇并不是个例。承担“试点学院”改革重任的地学院,启动本科生导师制,坚持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目标,进行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是为了培养有大情怀的地学拔尖创新人才。


地学院院长章军锋介绍,地学院学生实行大类招生、前四学期打通培养,“理科基地班”、“国际菁英班” 实行分流补进,主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地学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班”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具有总师潜质的地质工程精英。“学院实行分类培养,就是要挑出‘好苗’种在合适的‘土壤’上。”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注重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地学院院长章军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院和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向本科生共享开放,鼓励老师带本科生进课题组、参加研究生组会,让有研究潜力的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入科研训练、早入学术团队”。





陈中强教授是地学院第一届“国际菁英班”班主任,陈中强介绍,“国际菁英班”所有专业基础课都是全英文授课,课程设计、教材选择、教学组织形式都与国际接轨, “国际化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科研兴趣和素养,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2017级“国际菁英班”学生侯静怡感触颇深,“我们要做大量英文文献阅读,做英文报告,大一的时候压力挺大的, 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侯静怡的导师是陈中强,她说,“导师给我的影响很大,专业学习、研究方向规划、论文撰写等方面都可以找导师交流”。


大二暑假侯静怡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前往英国杜伦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学,扎实的英文和科研基础,让侯静怡感到更有学习动力,“在那边上课、出野外很顺利,英文专业词汇都很熟悉,相比其他同学学起来快一些。”


侯静怡与杜伦大学导师和同学在苏格兰野外实习


2020年1月13日,美国圣母大学Jeremy B. Fein 教授应章军锋院长邀请来地学院讲学并作学术报告。“像这样的学术报告,每年接近100场。”章军锋介绍,国际化办学一直是学院试点改革的重点,设立国际化专项基金,推进学生国际联合培养,推动师生国际联合科研。


2014级本科生刘佳睿也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一系列福利,2017年和2018年,刘佳睿通过本科生海外研训项目及推免国际交流项目,先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等五所海外高校学习访问,目前刘佳睿正在美国加州大学海洋地球化学专业直博。刘佳睿在接受采访时说,“本科生导师制和国际化的培养模式,让我在本科期间就开始思考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对国际前沿也有一些了解,让我在研究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外教Michael J. Benton为2018级国际班教授古生物学


外教Roger Mason带领2017级国际班开展野外实习


经过几年努力,地学院每年有近百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本科毕业生中出国出境升学比例由试点改革前的0.5%提高至年均5%左右,国际合作SCI论文的占比超过了60%,师生国际化意识有显著提高。


地学院2018级硕士金思敏于2018年通过学院推免生国际交流项目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学习访问


地学院2016级本科生李志国2019年通过学院本科生海外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交流,图为李志国与外方导师David Naafs 的合影


在这片“改革”的沃土上,一批批拔尖创新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2014年以来,地学院学子获“挑战杯”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湖北省特等奖、一等奖各2项;“互联网+”大赛全国银奖和铜奖各1项,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全国“地质+”大赛金奖 1项;“李四光优秀学生奖”2人,提名奖7人,“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3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湖北省科技奖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行星科学研究团队获评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获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三等奖、自然地理组二等奖和“最具学术性主题奖”。




“小班化”、“团队化”

给课堂带来“新突破”



试点改革从课堂开始。章军锋院长介绍,地学院“小班化”改革,是学院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不是“为了小班化而小班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全国最美教师殷鸿福院士给本科生上《普通地质学》课程,一直坚持与学生的互动,经常让同学们当“老师”,互相“挑毛病”。“当时我们有很多很幼稚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很多都有明显错误,但是殷老师总是循循善诱,激发我们的想象力。”2018届本科生郭镇回忆起大一时的课堂,对殷鸿福院士充满敬意。


地学院副院长朱宗敏介绍,目前地学院专业课已经实现100%小班化,“小班化”可以开展更多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前经常三四个班一起上课,上完一门课,很多学生名字我都叫不出来。现在一个班二十个几个同学,我经常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做presentation,和学生交流也多了。”


赵珊茸教授负责的《结晶学与矿物学》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试点改革过程中,赵珊茸尝试开展MOOC+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赵珊茸说“小班化”让学生更有压力,更能发挥主动性,“我一学期可以组织20多次讨论课,每次课有1/3的同学需要上讲台”,赵珊茸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也给疫情期间的网课教学带来很多经验。


像这样的课堂,在地学院比比皆是,教学课堂形式生动活泼,互动强,同学们学习兴趣也高。在地学院,记者发现,学生们还有可能在一门课程中,同时听到殷鸿福、童金南、谢树成、龚一鸣等“大牛”上课。这是地学院试点改革中“教师团队负责制”给同学们带来的又一项“福利”。章军锋认为, “团队化”过程是将教学从“个人行为”变为“集体行为”最重要的抓手,让教师回归教学初心,将“教学研究落到实处”。


朱宗敏介绍,地学院在教学方面,依托专业核心课、主干课、选修课组建教学团队,团队开展集体备课、交叉听课,每门课程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打造精品课程和品牌特色,目前形成的教学团队有10个。


马昌前教授指导学生


马昌前教授是矿物岩石学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我所在的教学团队经常集中备课、听课,组织教学研讨,课程设置、野外教学实践安排、教材编写、慕课建设等都是以团队形式开展。”本科生也以3-5人组成团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教师团队,以小组形式进行创新研究、课程论文报告等,共享教师团队指导。“这种“教师团队+学生团队”的双团队教学模式比一个老师单独带学生效果好很多,既扩展学生视野,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互相合作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2019年,是地学院学子丰收的一年,缪璐漪团队获“挑战杯”湖北省竞赛特等奖、全国竞赛二等奖;研究生张宏宇团队获全国“互联网+”大赛银奖、全国“地质+”大赛金奖;郭科赶团队获第五届“互联网+”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全国铜奖。








近年来,地学院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授牌,获批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MOOC)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湖北名师2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





野外教学提质增效

开辟“国内外经典地质路线”



野外教学一直是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地学院在试点改革中着重强化实习实践训练特色,发挥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大野外实习基地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作用,贯通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周口店地质填图教学实习、秭归南方地层教学实习的实践知识体系,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2014年,地学院出台了《关于加强三大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的办法》,为了保证野外教学质量,要求所有老师每个聘期保证4周带野外实习,每年夏天,不管是二级教授、国家级人才还是讲师,地学院几乎倾囊而出,奔赴三大实习基地进行野外教学。其中不乏龚一鸣、童金南、冯庆来、谢树成、杜远生、张宏飞等耳熟能详的名师和专家。


龚一鸣教授在野外授课


“我们每个老师都要上讲台,都要带野外实习,谢树成教授在科研高产出的情况下,也已经连续7年到北戴河带实习。”王甫认为,这一举措起到了示范效应,极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做好“园丁”本职。


在野外教学方面,地学院组建了三大实习基地野外实践教学团队,除队长、副队长外,龚一鸣、冯庆来、陈能松三位博导担任学术指导。朱宗敏说,“每一个基地的队长、学术指导都非常负责,在编写实习指导书、教学路线拓展、组织新教员试讲、集体备课等,投入的精力非常多,年轻教师在野外教学工作中也成长迅速。”


“野外实习也实行小班化教学,2-3个老师带一个班,重点地质现象分小组观察、反复讲解”,朱宗敏教授曾经担任北戴河实习基地队长,试点改革以来,“小班化”“团队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保证了教师质量和数量,也保障了野外教学的高质量,本科生连续获得第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团体冠军。


陈能松教授在野外授课


冯庆来副院长介绍,地学院在三大实习基地基础上,由二、三级教授牵头的科研团队,结合研究重点区域,组织“国内外经典地质路线”野外实践考察,形成国内地质路线7-8条、国外地质路线4-5条。“刘勇胜、龚一鸣、吴元保、王永标、周汉文、章军锋、黄春菊、汪在聪等老师都带有国内路线,结合各自研究重点,路线涉及经典地层系统、火山作用、板块作用、高压、超高压地质现象等等,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拓宽视野范围,启迪科研思维,培养专业精神。”


冯庆来教授带队泰国经典地质路线考察


“国内外经典地质路线”野外实践考察,由本科生自由申请,根据学分绩点、学习表现,老师进行筛选,或答辩评比,每个学生只能申请其中一条路线,实习费用由学院补贴。由郑建平、冯庆来、陈中强、陈明等老师带领的国际经典地质路线,也是学生申请的热门路线。


“在俄罗斯、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我们可以进行板块拼合、板块俯冲、生物和沉积作用等更广泛地质现象观察,多跑多看经典地质现象,对于培养优秀地学人才非常有必要,”冯庆来对改革效果颇为赞赏,“带经典地质路线虽然并不算教学工作量,但是老师们都非常认真负责”。


郑建平教授带队俄罗斯贝加尔湖经典地质路线考察


陈中强教授带队澳大利亚经典地质路线考察


2019年暑假,国际菁英班侯静怡参加了由陈中强教授带队的西澳大利亚西海岸国际地质实习,“看见这些国内无法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感觉很开心,很震撼”,侯静怡介绍实习全程英文授课,采用国外填图标准、用英文撰写实习报告,“国内外标准会有差异,对我来说是一种学习的互补,收获很大”。





改革管理制度

多措并举激发办学活力



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如何激发教师工作动力和活力,也是地学院改革中的亮点。在教师的人事聘用、考核和绩效奖励方面,地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中共地球科学委员会第四次党员大会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地学院修订教师教学工作量框算办法,设立聘期教师“最低学时数、周数”保障制,超出学时实行绩差调控,鼓励教授上讲台,减轻年轻教师教学压力,促使他们尽快过科研关,出成果。


教师投入教育教学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增加,教授上课率达100%,83%的专任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大批知名教授出现在三大实习基地野外教学一线,每年参与教师达70%以上。全院完成的室内课时数由2013年的6302课时上升到最高的2019年的8936课时,增加2634课时。本科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学生直接受益。


“我们常说‘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改革虽然严厉,我们还是要‘平缓着陆’”王甫说,为了做到“人尽其才”,地学院推行了“教师岗位分类聘用”。地学院把专任教师岗分为:教学科研岗、教学岗、实验教学岗。启动“分流转岗制度”后,已经有7人从教研岗转为教学系列。


“除了教学、科研,我们认为教师还要有公共服务能力,比如担任班主任、进行招生宣传、开展科普工作等”,因此,地学院落实“三力”(教学贡献力、学术影响力、服务奉献力)绩效奖励。设定专项基金作为绩效奖励,按照教师“三力”大小、“三高”(高水平论文、高级别项目、高级别奖励)指标进行表彰和奖励,在追求学术品质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育人和服务意识。


学院大会


此外,学院完善治理机构,成立教授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教学工作委员会,推行教授治院、治学,不断探索学院各类学术组织与院长负责制、党政联席会之间的工作衔接和作用发挥,激发办学活力,探索民主管理。


王甫坦言,改革是一定会有阻力的,但是改革过程中,学院一直做到“标准要严、要求要高、执行要稳”。地学院一直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勇于变革的勇气和淳朴的院风学风,“这是我们能够不断深化改革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地学院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制度优势逐步显现;学院大力推进静水深流的文化传承,文化优势逐渐发力,研究型学院建设正迈出新步伐。


章军锋表示,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改革之路还未到终点。2020年,学院启动深化改革,将在试点学院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重点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学术研究高地和党建标竿,对标世界一流,努力争做引领者,致力于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



文|王俊芳

图|地学院提供

微信编辑|王俊芳
审核|陈华文



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学院巡礼 | 地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你走来学院巡礼 | 我在天地间 等风也等你——认识李四光学院学院巡礼 |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认识艺术与传媒学院学院巡礼|登山户外,青春辉煌——认识体育学院学院巡礼|“编”织梦想 ,“程”就未来——认识计算机学院“美丽中国讲师团”直播预告丨党委副书记王林清带你走进筑梦之旅“地大站”@地大师生,暴雨洪灾后做好三件事学院巡礼 | 追求卓越,以质图强——认识公共管理学院陈刚教授:为珠峰测量“身高”的地大人学院巡礼|嘿,快来珠宝学院度过你的大学时光!赞!地大王占岐教授获评湖北省首届 “最美社科人”学院巡礼 | 数理为基,广阔天地——认识数学与物理学院学院巡礼 | 地理信息,勘天测地——认识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巡礼 | 经济管理学院拍了拍你学院巡礼 | 带你环游世界——认识外国语学院
学院巡礼 | 走进自动化,开启智能+——认识自动化学院叮咚!您有一份2020地大报考指南,请您接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网络新媒体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